關于垃圾焚燒發(fā)電的環(huán)保知識
Q:垃圾焚燒廢氣是如何防治的?
A:垃圾焚燒發(fā)電廠運行中,通過控制焚燒條件(爐膛溫度高于850℃,煙氣停留時間大于2秒,保持煙氣湍流流動和適度的過氧量);煙氣經過反應塔、活性炭噴入、布袋除塵等一系列的煙氣凈化系統(tǒng)處理后,保證酸性氣體、二噁英等有機物徹底分解,確保煙氣達到歐盟標準,達標排放。

溫度>850度
停留時間>2秒
燃燒物料擾動充分
過量空氣
Q:垃圾焚燒發(fā)電廠臭味是如何控制的?
A: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內設置有垃圾貯存?zhèn)},所有送到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的垃圾全部密封式直運,防止拋灑滴漏和臭味溢出;采取嚴格的密封措施,垃圾貯存?zhèn)}始終保持負壓狀態(tài)并抽取垃圾貯存?zhèn)}的空氣進入焚燒爐燃燒,確保臭味不會外溢。


Q:垃圾滲濾液(垃圾水)是怎么處理的?
A:垃圾在垃圾貯存?zhèn)}暫存過程中途產生滲濾液,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會同步建設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tǒng),最終實現(xiàn)垃圾滲濾液的達標處理。
污水處理膜車間

Q:垃圾焚燒后的爐渣是如何處理的?
A:根據國家規(guī)范,爐渣為一般廢物,不屬于危險廢物,可以進行資源綜合利用,如制磚等。

伍垃圾運輸過程中會對途經居民區(qū)造成影響嗎?不會對沿途的居民區(qū)造成影響。
1、垃圾運輸采用全封閉式的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避免因垃圾遺撒、滲液及密封不嚴而造成的惡臭擴散及污染。
2、設置垃圾運輸專用通道直達廠區(qū),沿途不經過居民區(qū)。
3、政府職能部門加強對垃圾運輸單位的管理,對垃圾飄撒、滴水等不合格車輛不予進廠,并依法處罰。

中途全密閉運輸
陸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會對水源造成污染嗎?污水零排放,不會造成水污染。
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只有垃圾滲瀝液會有可能對水源造成影響。建廠時會建設專門的垃圾存放瀝干區(qū),在全面硬底化的基礎上建設收集池,對滲瀝液進行全部收集。同時,配套建設全封閉調節(jié)池的專用污水處理站,將收集起來的滲瀝葉采用專門的技術進行處理(生物法+膜技術處理),確保經過處理后的滲瀝液和其它污水,達到工業(yè)用水要求,全部回收發(fā)電使用,不對外排放,實現(xiàn)污水零排放。
Q:垃圾燃燒產生的粉塵和重金屬如何去除?
A:粉塵主要由袋式除塵器去除。袋式除塵器就像在煙道中加了一層致密的耐溫布料,煙氣通過該布科,粉塵就留在布料的一側,經過布料后的煙氣,就成為凈化后的干凈煙氣。袋式除塵器效率高,是煙氣凈化系統(tǒng)最終的凈化設備,煙氣中的粉塵、固態(tài)重金屬、二噁英以及吸附有重金屬、二嗯英的活性炭均在此設備中被收集下來,不會外排。

Q:煙氣凈化后如何知道是否達標?
A:在每條焚燒線煙氣出口處各設置一套煙氣在線監(jiān)測設置,通過往線監(jiān)測煙氣的流量、溫度,壓力、濕度、氧濃度、粉塵等各類氣體的參數,即可監(jiān)測到煙氣排放是否達標。有時因天氣變化看到煙囪冒白氣,那只是被蒸發(fā)的水蒸汽,可以在大氣中散開。
Q: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噪聲會不會很大?
A:噪聲不會很大。循環(huán)經濟環(huán)保園項目均均采用先進噪聲小的機械設備,同時對高噪音設備采取降噪措施,保證車間噪聲白天≤65dB(A).夜間≤55dB(A),對環(huán)境不會產生影響。
Q:什么是二噁英?
A:二噁英是一種無色無味、具備毒性的脂溶性物質。二噁英實際上是二噁英類一個簡稱,它包括結構和性質都很相似的2大類210種有機化臺物。二噁英具有類似于“17大危害物”的特性,這類物質非常穩(wěn)定,熔點較高,極難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機溶劑,是無色無味的脂溶性物質,二噁英主要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大劑量的攝入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二噁英
Q:我們日常生活行為會產生二噁英嗎?
A:會,一般來說,所有的過火過程都會生成二噁英,二噁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在我們的家庭日常活動中,比如,抽煙、炒菜、燒烤、田間燒草等,均為產生不同程度的二噁英。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這些二噁英都是不經過處理的,因此它們的產生量,在同等煙氣的情況下,比垃圾焚燒煙氣經過技術手段處理后產生的危害要大。
抽煙會產生二噁英

去除二噁英的技術手段有哪些?
1確保焚燒爐膛溫度高于850度,可以有效防止生二噁英低溫生成并且把已經生成的生二噁英完全分解。
2確保燃燒后的煙氣在850度的環(huán)境下停留2秒以上使得生二噁英充分分解。
3向煙氣中投入活性炭用來吸收剩余的微量生二噁英最后一同經過布袋除塵器去除。通過上述技術手段,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最終通過煙囪排出的生二噁英是極其微量的。

原標題:【循環(huán)經濟知多D系列四】關于垃圾焚燒發(fā)電的環(huán)保知識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