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8 新華網
垃圾分類,早已不是一個新詞,然而“仍不知如何分類”和“知而不為”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

動物園里會給垃圾分類的水獺
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8個城市作為全國第一批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已經16年了。

北京:硬件齊全,但存在垃圾混運,現已推出垃圾智慧分類使用包
走在北京街頭可以看到,垃圾分類的硬件設施已經比較齊備,隨處可見標有垃圾分類標志的垃圾桶。然而,不少屬于“可回收物”的垃圾混在“不可回收物”的垃圾堆里。而在一些居民小區(qū)里,包括廚余垃圾在內的各種垃圾通通被塞到大垃圾桶里,并一股腦地被裝進垃圾車運走,平??梢?。

不少居民反映,自己也想做到垃圾分類,但是不知道怎么界定“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在一些昔日垃圾分類試點的“明星小區(qū)”里,配備的分類指導員也難尋蹤跡。無奈之下,一些居民簡單地將“可回收物”等同于“能賣廢品”的,“是不是收廢品的能收的就是可回收物?”

面向居民開展的垃圾分類培訓
除此之外,垃圾分類后被混裝混運,對居民實施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有所影響。北京市將對垃圾混裝混運問題“零容忍”,在此之前,北京的環(huán)衛(wèi)集團已經推出垃圾智慧分類使用包,可通過在智慧廚余垃圾桶或再生資源回收柜上掃碼領取。

2016年北京350個小區(qū)試點垃圾智慧分類
很多城市都對垃圾分類有明確界定,以杭州市為例,根據《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方法與標志標準》,可回收物包括紙類、金屬、玻璃、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橡膠及橡膠制品、牛奶盒等利樂包裝、飲料瓶等,涵蓋范圍遠遠大于收廢品者的“經營范圍”。
但是,居民經常賣給廢品站的廢舊小家電,卻不屬于可回收物,因為其可能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被歸類為“有害垃圾”,經常被混在紙張中一起賣出的收據用紙、明信片、衛(wèi)生紙等也不屬于可回收物,因為其無法再生。

另外,由于飲食習慣存在,廚余垃圾較多是我國城市垃圾的一大特點。而許多地方對廚余垃圾處理設施不足,居民也往往將廚余垃圾混裝。有專家表示,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在一起燃燒時,會產生更多的污染物。

廚余垃圾示意圖
廣州:準備2017年出臺地方性法規(guī),物業(yè)不管或影響信用積分
在廣州,不少市民已知曉垃圾分類,但“知而不為”怎么辦?圍繞垃圾分類,廣州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進全市物業(yè)企業(yè)信用評分和等級,垃圾分類將被納入到負面清單中,物業(yè)企業(yè)沒盡責,或被扣分,進而影響物業(yè)招投標。
廣州早在2000年左右便開始推行垃圾分類,近年來更是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動。專家代表提到,全民推進一項事務,需要先是認知、認同,接下來才是參與和改變。

當前廣州垃圾分類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投放準確率還不夠,比如“干濕分離”“有害單獨放”,到具體的物品不少市民還是分不清;二是垃圾分類運輸還是沒跟進上,有些小區(qū)把垃圾分類了,但最后又混在一塊運輸,打擊了市民的積極性。

據了解,廣州明年將出臺《廣州市城鄉(xiāng)垃圾分類管理規(guī)定》,將目前一般管理規(guī)定上升為地方性法規(guī),對垃圾分類管理作更細致的引導。
1.首先會注重用經濟方式引導進行垃圾分類,
關注市民和企業(yè)在垃圾分類和垃圾回收中的利益。
2.其次,要利用一些新技術完善垃圾處理的終端,
在設施配套上,立法過程中會更有針對性:“一般是放兩個垃圾桶,一個是餐廚垃圾,一個是其他,這樣來簡單分類。對于有害垃圾,可能一個小區(qū)里放一個有害垃圾桶,包括顏色、標準方面繼續(xù)做引導,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做。”
3.最后,法規(guī)在宣傳引導、執(zhí)法力度等方面也會有相應的規(guī)定。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綜合北京青年網、中國青年網、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等
編輯:魏肖萌 王帥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